根据本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安排,为制定《临夏回族自治州城镇建设管理条例》,由我带队,财经委牵头,副州长王建华,州人大、州政府办公室,州人大组联委、法工委,州建设、规划、发改、公安、环保、交通、法制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于5月19—22日,对全州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门调研。调研组深入永靖县滨河南路工程、积石山县大河家集镇改造、康乐县城东新区、临夏市市县快速通道等16个点进行实际观摩,听取了四县(市)政府关于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其余四县根据《通知》要求自行开展调研,并报送了调研材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州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州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州委提出的“以山为屏、以水为灵、以绿为美、以文为魂、以业为本”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城镇建设,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全州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城镇功能日趋完善。截止2013年底,全州常住人口198.9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达55.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8.01%;全州城市(县城)规划区面积86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1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全州建制镇46个,占乡镇总数的37.4%。各县(市)依托各自优势,努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重点乡镇为辐射,带动县(市)经济发展的“宜居、宜游、宜业、绿色、便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得到有效实施,城市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改善,全州的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城镇建设方面:
1、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科学规划城市建设。近年来,州、县(市)在城镇建设管理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邀请国内一流的规划编制单位和专业院所进行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临夏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正在编制规划成果;临夏市四版总规、和政县县城三版总规由北京清华大学同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广河县三版县城总规由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临夏市四版城市总规已完成规划成果编制,永靖、和政、康乐、广河、积石山三版县城总规已审批实施,临夏县、东乡县三版县城总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106平方公里,占总体规划面积的95%;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已编制村庄规划698个、占全州总数的60%;编制完成了临夏州城市风貌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规划最好的永靖县先后筹措资金3000多万,面向国际招标,优中选优,筛选整合美国、英国、天津、深圳等4家设计院的方案,编制完成了古城新区、县城三版总规和各项建设性详规,城区控制性详规和建设性详规达到100%。同时,严格执行规划,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了凡建设必规划,无规划不建设,有效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保证了城镇建设的有序进行,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城市。
2、认真实施“四化”工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在城镇化建设中,各县(市)把城市的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作为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投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力推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市容环境工作取得实效。如临夏市累计投入1.17亿元,重点实施了南北两山绿化、南滨河东路十里牡丹文化长廊、东郊公园等工程,努力打造“依山傍水、生态宜居”的园林城市;康乐县在完成文化广场一、二期工程绿化美化的基础上,依托城东新区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四化”工程;其它各县也努力打造净、美、亮、绿的城镇新面貌,城市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3、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各县(市)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不断加强交通路网建设、供排水管网建设、供热管网建设、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随着城市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加气站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城市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城镇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如临夏县自2011年以来共实施建设项目49个,总投资32.91亿元。其中县城旧区实施道路改扩建、广场等建设项目8个,投资2.6亿元;新区实施县城路网等建设项目38个,投资27.27亿元;东区实施新集高级中学等建设项目3个,投资3.04亿元;目前,县城主街道及供排水工程等22个项目已投入使用;15万平方米廉租房公租房等11个项目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至此,县城规模已逐步形成,结束了“有县无城”的历史。
(二)城镇管理方面
1、强化城镇管理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为了有效维护城镇面貌,各县(市)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了城镇管理工作。在督导机制上,把城市管理工作与各部门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相结合;在投入机制上,加大了城镇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在管理网络配置上,加大了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管理力度。不断深化“政府统一领导、市政牵头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城镇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2、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城市建设管理是三分建、七分管。为有效整治城镇“脏、乱、差”等现象,各县(市)成立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城市综合执法、严厉打击“两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建筑,始终保持高压的严打态势;下大力气解决无序乱停、乱堆、乱放等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加大了城市环卫的保洁力度,定时收集清理生活垃圾,并加强城镇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坚持县城与集镇齐抓,建设与管理并重,城镇管理工作有了明显改善。积石山县狠抓城镇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城管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制度,重点集镇设立城管办公室,县城主干道实行全天候保洁,做到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随到随运,其它支干道实行专人定点管理,确保了城镇街道的干净整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虽然州、县(市)人民政府在城镇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但是,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相比,当前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城镇规划相对滞后,建设随意性较大。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虽然各县(市)把规划工作放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城镇规划编制的层次和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但是部分县(市)规划仍存在着前瞻性不够,规划不到位的问题。总规、详规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规划不够实际、特色体现不足;规划执行不够严肃,没有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对城市环境、交通等方面影响评价分析不够到位;城市道路、市场设置等配套设施考虑不够充分;管道建设不够到位,新建道路被重复开挖的现象依然存在;建设随意性大,旧城改造无序。
(二)城镇基础设施落后,配套功能不够完善。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历史欠账较大,对城镇规划建设的投入资金有限,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投入建设不够均衡、硬件设施不够健全,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如城市绿化覆盖率低、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停车场、公厕缺少,交通拥挤、道路狭窄,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等,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城镇管理工作薄弱,综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城镇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市场化运作还未完全形成;联合执法难度大,缺乏统一的调度和协调机制;城镇管理资金短缺,设施维护跟不上;社区管理、物业服务不够规范,尤其是物业管理混乱,问题多;城管执法只能“借法执法”,执法难度大。另外,城市车辆乱停乱放、生活污水乱排、垃圾乱倒、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问题时有发生,城镇综合功能的先天性不足及管理工作的薄弱,使城镇管理工作滞后,综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严格按照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加快完善全州城乡规划体系,适时修编县(市)城镇总体规划,大力推进详细规划和城镇风貌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编制完善村镇建设规划,争取及早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突出特色,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建立健全规划管理监督和督察制度,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杜绝任意调整、改变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二)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建议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体系,把市场的力量与政府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市场运作方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为节点的交通网络体系;着力加大水、电、路、热、通讯、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
(三)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城镇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坚持把城市管理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从小城管到大城管、从重突击到重长效、从重单一到重综合、从重载体到重机制的转变,让高品质的城市建设在科学的管理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出台《临夏州城镇建设管理条例》,用《条例》指导、规范全州的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一是尽快成立县(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强化城镇综合执法管理能力,为广大城镇居民创造一个干净舒适、文明宜居的生活环境。二是以《物业法》为依据,进一步加大物业管理力度,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