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命之氧、经济发展活力之源,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从招商到落地再到投产,项目每一步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政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实施方案落实的怎么样?还存在哪些短板?带着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7月7日上午,在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的基础上,新化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向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两院”面对面进行询问,各部门负责人现场“答题”。
财政部门如何抓好企业的奖补政策兑现?
法院如何进一步加快涉企合同纠纷审理进度,提高实际执行到位率,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
自然资源部门如何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
围绕这些问题,11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委员和人大代表连续提问、追问,现场气氛严肃、热烈。三个半小时的专题询问会上,询问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辣味十足,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开诚布公、态度诚恳、回答具体。

“优化营商环境,政府一直在努力。刚刚过去的2021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建立了三级书记抓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实行零容忍,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群众‘解绊’、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作为本次专题询问的应询者,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谭华对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他表示,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政府及部门将突出重点、主动担当,以最坚决的态度不遗余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通过举一反三、抓常抓长,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
对于企业奖补政策兑现方面,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树牢“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当好理财“红管家”,打好支付“铁算盘”。进一步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同时,逐步有计划地兑现应该兑现的有关奖励补贴政策措施,上级下达给企业的奖补资金,只要主管部门严格标准组织对项目验收合格,财政将拨付到位。
“三强”类违法犯罪仍有发生,特别是强行阻工堵路的违法行为仍屡禁不止。针对这一问题,县公安局局长态度坚决,答复有力:下一步,新化公安将以“零容忍”态度全力净化营商环境。县公安局将强化打击力度,持续推进夏季整治“百日行动”、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重拳整治“三强”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打击一起,坚决防止“开工即阻工,阻工即停工”现象发生,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开展监督的重要方式。这次专题询问,问出了企业和群众的期盼和心声,也问出了政府部门的压力与动力,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效提高了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县人大常委会对这次专题询问高度重视,为增强询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询问前,组成5个调研小组深入乡镇、高新区、部门与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汇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情况,深入剖析问题,精准找出症结,提出对策措施,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韶红说。
对损害全县营商环境的行为,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敢于亮剑。4月中旬,调研组在开展全县营商环境情况专题调研过程中接到群众反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枫林街道市监所2名工作人员对待办事群众言语粗暴、“踢皮球”。县人大常委会立即将此问题线索移送县纪委监委,要求严肃查处。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迅速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在全县引起热烈反响。
“对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专题询问,真正问出了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心声,问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问出了今后工作的办法。”县委书记李铁雄在讲话中指出,营商环境优化没有休止符,一直在路上。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增强创新力、提高竞争力。对于新化而言,必须坚持重商为先、亲商为要、安商为基、惠商为重、富商为本,以刮骨疗毒的勇气、伤筋动骨的招数,着力破除思想障碍、陈规陋习和制度藩篱,全面优化全过程服务,加强全过程监管,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注重实效是所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杨韶红在总结中指出,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牢固树立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县人大常委会将专题询问会议的全部问题整理形成问题清单,全部交由县人民政府统筹办理,适时听取部门和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同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通过压力传导,推动整改工作更好落地见效,用强有力的方式督促政府及部门进一步建强建好营商环境。接下来,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履行监督问询职能,持续跟进营商环境问题整改落实,以人大力量助力全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