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州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州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振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配合本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州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州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审查批准2011年州级财政决算(草案),依据《监督法》和《临夏州人大常委会监督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暂行办法》《临夏州人大常委会财政预算审查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财经工作委员会在常委会副主任杨龙的带领下,于7月10日至16日,分别到州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和积石山县、永靖县,对全州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州级财政决算(草案)、2011年度审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副州长曹正民和州发改、财政、审计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本次调研,我们除到发改、财政、审计三个部门外,还延伸到两个县,目的是想通过检查两个《暂行办法》的贯彻执行,既了解州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掌握县(市)在执行过程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困难、问题,为全面、准确地审议好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审计工作报告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刚才州发改委主任赵廷林、州财政局局长高永平、州审计局局长金存智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分别作了报告,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经过初步审查后认为,上述报告是实事求是的,我们同意以上报告,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做进一步的审议。 现将调研和初步审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2012年上半年全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州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经济发展总基调,紧紧围绕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大使命,深入落实既定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布局,按照州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2012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抢抓政策机遇,突出着力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深入挖潜增效,经济社会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从年度计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全州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财政预算执行良好。上半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65.71亿元,同比增长1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31亿元,同比增长4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5亿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6.24元,增长17.6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06元,增长16.4%;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2.54%,比年度目标降低0.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比全年价格涨幅控制在4%的预期调控目标低1.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州大口径财政收入91180万元,支出50.27亿元,分别占州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预算的58.44%、变动预算的58.62%,同比增长17.94%、29.94%。州级财政收入3236万元,支出53646万元,分别占州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预算的54.48%、变动支出预算的41.67%,同比增长48.03%、10.52%。财政收支提前10天完成了“双过半”的奋斗目标。
(二)从重大建设项目的落实执行情况来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投资拉动效应强劲。全州计划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479项,计划总投资733.1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共计223项,总投资324.51亿元。续建项目中,投资48亿元的沿黄快速通道临夏段项目施工单位已全部进场开展作业。临康和、锁折、折达和临大4条二级公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争取年内建成通车;新开工项目中,总投资19.87亿元的东乡县城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已完成投资3.02亿元;刘盐八沿黄塬台移民安置区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批即将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等涉及生态环境治理的一批重点储备项目正在加快争取步伐。上半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31亿元,占省州目标责任196亿元的41.99%。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资金到位率逐步增加,引进省外项目25项,到位资金8.5亿元。全州呈现出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投资结构显著改善的良好局面。
(三)从城乡居民收入和解决民生情况来看,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群众生活明显改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7.89亿元,同比增长25.78%;贷款余额159.51亿元,同比增长28.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6.24元,同比增长17.6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06元,同比增长16.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处在全省较低水平。抓住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利时机,涉及民生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转移就业、库区移民直补资金的落实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四)从产业培育和环境保护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节能工作扎实开展。依托临夏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建设,清真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产业、临夏砖雕、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步伐不断加快。强化环保意识,加大节能减排工作,万元GDP能耗降低2.5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了国家和省上的指标以内,全社会节能降耗意识逐渐形成。
二、关于2011年全州及州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1年,全州大口径年终决算收入13.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1.98亿元,支出110.95亿元,财政当年实现收支平衡;州级年终决算收入5415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3.86亿元,支出13.69亿元,州级财政当年实现收支平衡,但仍累计赤字1.23亿元。财政收支均完成年初既定目标,特别是争取到各类财力性转移支付同比增长33.1%,各类专项资金比上年翻了一番,全州财政支出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财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议本次会议批准2011年州级财政决算(草案)。
三、关于2011年全州及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
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全州经济工作中心,以促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维护地方经济安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为重点,认真履行审计职能,组织实施了州级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及社保资金审计和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审计等方面的审计项目78项,已发出审计报告38份,发出审计决定书18份。共审计查出违规资金42407.56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06322.37万元;审计查出应上缴财政7506.85万元,已上缴财政7317.62万元;审计核减工程价款471.62万元;调整账务163.87万元;拨付到位专项资金37036.42万元;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97条,充分发挥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和“免疫系统”功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在上半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一是工业企稳回升基础还不够牢固。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未完成省州目标任务,在全省排名靠后。3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户企业生产下降或停产,工业生产下行压力加大。二是有些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还不尽理想。固定资产投资只完成省州目标的42%,下半年任务十分艰巨。主要经济指标中的农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未完成省上目标考核任务,部分县(市)未完成或未达到全州平均增速。三是一些法律规定和优惠政策的落实还不尽人意。取消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临夏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的,但上级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资金时并没有取消州县配套资金。四是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还不尽科学,财政资金管理追踪问效机制尚不健全,重点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审计人员特别是基建项目方面的专业审计人员匮乏,不能适应越来越繁重的审计任务需求。
五、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州人民政府在下半年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确保经济平稳增长。要充分做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充分论证分析经济发展形势,针对经济运行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力求使全州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2、进一步把握政策机遇,破解发展难题。要认真研究吃透国家把稳增长摆在下半年经济工作更加重要位置的精神实质,抓住用好难得机遇,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融资渠道,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3、进一步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强化监督和管理。要细化预算,规范运作,加大财政时效性和均衡性支出。对州级1.23亿元的赤字应采取多种措施,逐年加以消化。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要严格执行会计委派
制度,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4、进一步加大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落实力度,维护审计法律严肃性。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出的问题,州政府要责成有关部门和县(市),严肃追究责任,认真加以整改。对审计出的具体问题,审计部门要加强跟踪监督,督促整改,切实落实审计决定。
5、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工作,落实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规定。州政府要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五十六条和《关于支持临夏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积极向上级部门呼吁,尽快取消州县项目建设配套资金。
以上报告,请审议。